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申报2019年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的通知
发布者:沃崇娜  发布日期:2024-03-21 查看:91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为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工作要求,对接300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遴选认定工作,推进我校高质量慕课建设工作,示范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19年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范围
1. 申报课程原则上应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包括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课程具有一定的建设基础,课程应坚持课程思政导向、科学性强、特色明显、内容完整,适合开展大规模在线开放共享。学校优先支持已经在国内主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开展教学实践的课程或者在2019年3月30日前开课的课程。
2. 课程负责人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主讲教师师德好,教学能力强,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且近三年没有教学事故或其他学术诚信问题。
二、建设内容
项目将重点开展以下建设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1. 教学团队: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课程教学团队,除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必要的助理教师,保障线上线下教学正常有序运行。
2. 教学设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特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与学新型关系,构建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模式,课程知识体系科学,资源配置全面合理,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
3. 教学内容:坚持立德树人,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学科专业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水平。课程内容更新和完善及时。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4. 教学活动与教师指导:通过课程平台,教师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测验、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及时开展在线指导与测评,通过完整、有效,按计划实施的教学活动和师生线上互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
具体课程建设要求和视频制作规范参考《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见附件1)。
三、建设周期与验收要求
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所有申报立项的课程均须在2019年7月31日前开展首轮教学实践。
截止到项目验收,应完成两轮及以上完整教学周期的全日制本科教学实践。验收通过后应继续面向校内外开展不少于三年的课程开放共享。
经省教育厅、学校推荐,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即视同为项目验收优秀。
四、立项数量与经费额度
2019年拟立项建设20门,学校对立项课程每门资助10万元(其中课程拍摄制作经费不少于60%)。每个学院限报2门,基于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机械工程、药学、控制学科与工程等5个“一流高峰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课程可再增加2门。
学校鼓励学院(学科)自筹经费资助教师开展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学院择优报教务处备案。自筹项目由学校统一发文立项,项目建设要求、过程管理和验收参照学校立项课程执行。
五、申报程序及提交材料要求
1、自我申报。2019年2月24前,符合申报条件者,由课程负责人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申报书》(附件2),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将申报书上传到浙江工业大学教学建设项目管理平台(http://zjut.zlgc2.chaoxing.com)。
2、学院推荐。2019年2月28前,各学院在认真审核评议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并就单位保障措施等签署意见。请学院将推荐申报的课程申报书纸质稿各1份、《学院申报2019年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汇总表》(附件3)纸质稿1份报送教务处教学科(东科教楼南楼102;联系人:吴建斌;电话:88320047;邮箱:jxk@zjut.edu.cn)。
材料提交时间:
2019-01-16至2019-12-02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如下,点击进入在线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