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3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年度检查
发布者:陶宏    发布日期:2023-06-08    查看:761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关于开展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2023年度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

为了加强在建项目的过程管理、提升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建设质量、搭建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平台,根据《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浙工大教[2011]1号),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年度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年度检查工作

1、   检查范围

2021年立项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2022年立项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项目清单详见附件1。

2、    检查要求

所有项目均需填写《浙江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进展情况表》(附件2)。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应突显该项目对教学成果奖的支撑、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结项时须至少发表CSSCI核心期刊教学研究论文一篇)以及项目成果在全省、全国的辐射影响力。其它教学改革项目应突显教学实践改革和学生受益情况(其中一般教学改革项目结项时须发表一篇主题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案例;在项目建设期内至少开设一次教学示范课或教学讲座)。

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中汇报,年度检查通过后拨付年度经费。其他项目由所在学院(部门)负责检查。

3、   检查程序

(1)请项目负责人于2023年6月18日前填写《浙江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进展情况表》(附件2)并上传网络教学管理平台(http://zjut.zlgc2.chaoxing.com/)。

(2)请各学院(部门)于2022年6月21日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审核。

(3)学校将针对重点项目开展年度检查评审会,校教改重点项目负责人需现场交流项目进展情况、改革成效、现存问题与下一步打算。评审会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结题验收工作

1、  验收范围

2021年立项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含一般项目、课程思政专项、委托项目),具体名单见附件3。

2、  验收程序

(1)项目负责人请于2022年6月18日在网络教学平台(http://zjut.zlgc2.chaoxing.com/)提交结项材料:

l  《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结题简表》(附件4);

l  项目总结报告(要求侧重教学改革实践,字数在1万字以上);

l  项目申请书中承诺的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果附件;

l  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的扫描件(正式发表、录用通知均可,委托项目无发表论文要求)。

(2)项目所在学院(部门)对结题材料进行审核,将已达到结题要求的项目《结题简表》一份由学院分管领导签署意见、(部门)盖章后,于6月21日前交至教务处教研科(联系人:陶宏,电话:0571-88320442,地址:朝晖校区东科教南103)。

(3) 学校组织汇报答辩,专家评议。验收结果分为优秀通过、合格通过、未通过三类。

(4)学校发文公布结题验收结果。

(5)学校将根据《浙江工业大学教学奖励办法》(浙工大〔2022〕5号),对按时结题的项目予以奖励。学校鼓励优秀项目继续予以滚动实践、成果推广,培育申报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6)2021年立项的校教改项目建设周期至2023年6月。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参加结题验收的项目,需填报《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重要事项变更备案表》(附件5)申请延期,延长期限不超过1年。

 

附件:

1.浙江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23年拟检查项目清单

2.浙江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进展情况表

3.浙江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23年拟结项项目清单

4.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结题简表

5.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重要事项变更备案表

 

 

教务处

2023年6月7日



 



材料提交时间:
2023-06-08至2023-06-30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属院系
1交互式可视化驱动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蒋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基于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探索颉亚玮土木工程学院
3新工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酶工程》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宋晓菲生物工程学院
4OBE理念协同课程思政的食品物流学“1+3”模式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邹仙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5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应用》课程为例龚树凤信息工程学院
6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章玉容土木工程学院
7新工科背景下实验课程“虚实”协同教学新模式——以《食品分析实验》为例冯思敏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8产学研用结合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田宝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9基于产品创新设计与制造在发酵工艺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朱林江生物工程学院
10《生物分离工程》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陆跃乐生物工程学院
11基于“互联网+”翻转课堂的跨国公司治理课程创新与实践谢在阳管理学院
12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土木工程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培养机制改革孙宏磊土木工程学院
13基于“行业精英进校园”的《智能制造》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吴光华机械工程学院
14多学科交叉融合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邓鸿英机械工程学院
15基于虚拟测量仪器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周文委信息工程学院
16新工科背景下的食品工厂与设备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改革与探索朱士臣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7月亮总是国外圆? ---基于国产单片机的《单片机原理与实践》课程改革郭方洪信息工程学院
18数字经济概论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宓泽锋经济学院
19《工业工程导论》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邵益平机械工程学院
20基于“慕课+翻转”的《创业型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安维东管理学院
21科教融合的《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姜昕鹏药学院
22《原理》对话场的设计与实践研究黄河马克思主义学院
2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以“四结合、四立足、四优化”推进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陈晶莹马克思主义学院
24研究与实践导向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曹聪管理学院
25金融学专业虚实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杨冬宁经济学院
26设计类课程数字化课堂教学改革丁亮设计与建筑学院
27翻转课堂模式下融合“五化一体”混合式教学理念的《设计基础(构成)》课程改革与实践董烨楠设计与建筑学院
28基于项目制教学生态建设的书籍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方宏章设计与建筑学院
29基于OBE理念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省一流课程《中国民俗文化》为例吕文娟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30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王侃鸣环境学院
3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2E-3I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叶志平环境学院
32基于过程模拟和仿真设计的《环境工程课程设计I》改革实践赵景开环境学院
33《社会调查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陈忱公共管理学院
34基于产教融合的心理学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改革探索:以《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为例姚雨佳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35面向对象Java编程项目式 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丁维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6基于POA理念的留学生实用汉语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盖瑞雪人文学院
37基于理解六侧面的大学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研究景玉慧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38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原子物理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李博理学院
39热点新闻事件解读—— 《新闻学概论》案例教学实践探索李兵人文学院
40文理融合理念下《语言学导论》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王路明外国语学院
41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律逻辑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陈一琳法学院
42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之革新——教育戏剧融入大学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盛菀外国语学院
4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有机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董玉杰化学工程学院
44“双碳”目标下《分离工程》项目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赵德明化学工程学院
45基于PBL教学模式下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季盼军体军部
46基于在线作业的《有机化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王红化学工程学院
47基于产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姚海芳外国语学院
48《理论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许丹丹机械工程学院
49“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王润体军部
50新时代背景下《工程伦理》案例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卢美贞化学工程学院
51“内容语言融合”(CLIL)理念下的日语口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珍外国语学院
52赛事与课程深度融合互动的双创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李清水创业学院
53智能网联下融合OBE-多学科交叉的汽车与交通系统教学改革与探索汪圆机械工程学院
54面向个性化学习的创新实验自主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陈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5基于团队合作的任务驱动案例探讨教学模式在环境材料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夏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6理学院公共课程信息化考试体系实践与探索 李婷婷理学院
57基于研究型思维的《电化学原理》 课堂教学实践赵峰鸣化学工程学院
58高分子材料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况太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9“两性一度”导向下《化工原理实验》评价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应惠娟化学工程学院
60常微分方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马立媛理学院
61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水污染控制工程》为例戴启洲环境学院
62实用人机交互课程思政融入的探索与实践胡亚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6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陈华波马克思主义学院
64《空间解析几何》的承上启下作用在课堂中的探究顾娟如理学院
65产教融合视角下土木类智能建造专业方向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姚鹏土木工程学院
66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建设探索翁默斯公共管理学院
67基于OBE理念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辅助设计I》课程为例张丹青之江学院
68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 专升本系列课程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张现荣之江学院
69BOPPPS教学模型在文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吉素芬之江学院
70基于3D仿真沉浸式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唐岚药学院
71基于GMP实训平台的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钟成刚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72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课外时间分配现状与优化研究李帮彬公共管理学院
73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有效性理论研究与优化建议贺天成马克思主义学院
74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周珊珊环境学院
75“生物 生命 生活”三生融合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王亚军生物工程学院
76新文科引领的贸易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改革徐维祥经济学院
77“理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数学类课程和数学专业建设朱海燕理学院
78面向企业创新需求与产教融合的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卢纯福设计与建筑学院
79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协同的电气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改革张有兵信息工程学院
80新工科背景下适应一流化工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探索和实践王连邦化学工程学院
81跨界协同的卓越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重构与创新吴向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82“新文科”引领的公共管理专业培养体系综合改革祝建华公共管理学院
83理实一体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张友连法学院
84新时代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学科汇聚、科教融合的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王永固健行学院
85产教深度融合的机械类专业建设改革和创新金伟娅机械工程学院
86基于“新医科”、“新工科”理念引领的 “新药学”专业培养体系的重构李行诺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