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4下半年校教改结题验收
发布者:杨霞珍    发布日期:2024-12-26    查看:597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教务处关于组织开展

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机关各部门:

根据《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浙工大教〔2011〕1号),为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搭建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平台积极培育教学改革成果,学校决定组织2024下半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验收范围

2023年立项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22年立项延期结题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具体名单见附件1。

二、验收程序

1. 项目负责人请于20241122前在网络教学平台(zjut.kypt.chaoxing.com)提交结项材料

1)《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结题简表》(附件2);

2)项目总结报告,要求侧重教学改革实践和学生受益情况,字数在1万字以上;

3)项目申请书中承诺的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果附件

4)正式发表论文或录用通知的扫描件(委托项目无论文发表要求)

2. 项目所在单位请于1125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对结题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已达到结题要求的项目《结题简表》一份由学院分管领导签署意见、(部门)盖章后交至教务处教研科(联系人:杨霞珍,电话:0571-88320442,地址:朝晖校区东科教南103)。

3. 学校组织汇报答辩,专家。验收结果分为优秀通过、合格通过、未通过三类。

4学校发文公布结题验收结果。

5.学校将根据《浙江工业大学教学奖励办法》(浙工大〔20225号)按时结题的项目予以奖励学校鼓励优秀项目继续予以滚动实践、成果推广,培育申报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6.2023年立项的校教改项目建设周期至20256月,项目负责人可自主选择参加本轮结题验收或2025年上半年结题验收

 

附件1.拟结项验收项目清单

2.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结题简表

 

 

教务处

                                       20241112



材料提交时间:
2024-11-12至2024-12-28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属院系
1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生趋同化培养模式探索顾儆国际学院
2高中-大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基于高校教师视角耿依娜马克思主义学院
3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研究与实践-以《动态图形设计》课程为例徐畅豪之江学院
4“教会、勤练、常赛”视角下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刘长春体军部
5基于iWrite写作平台和VR演讲实训系统的学术英语实践教学改革许晓洁外国语学院
6基于SPOC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张颂红化学工程学院
7基于数控技术及装备设计课程的自动编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桂元坤机械工程学院
8新工科背景下面向智能制造的《机器视觉基础》课程建设蒋汉阳机械工程学院
9依托数字化制造产业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程康杰机械工程学院
10混合式教学在《材料力学》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郭静机械工程学院
11基于知识图谱的《英语语法》数字化课程建设探索王薇外国语学院
12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爵士舞课程高质量建设研究罗华敏体军部
1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堂教学改革阮伟东土木工程学院
14基于FIF口语训练系统的大学英语口语学习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何艾莉外国语学院
15面向机器学习的《最优化方法》案例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陈伟锋信息工程学院
16基于知识图谱的民商法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刘承涛法学院
17以学为中心的《离散教学》课程改革程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8面向计算机学科的本科教育国际合作可持续性发展探索研究曹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9基于EDA仿真技术的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探究雷艳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应用光学实验课程建设与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蔡萍根理学院
21“以学生为主体”导向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 教学模式改革王骁炜马克思主义学院
22基于学术型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具有教师获得感的《电化学原理及应用》课程体系陈赵扬化学工程学院
23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索实践徐凤阳马克思主义学院
24以知识谱图构建为基础的物理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丰枫化学工程学院
25基于新工科背景和OBE理念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姬登祥化学工程学院
26面向智能交通的产学研共建创新实践探索刘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7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科产教融合推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于凤文化学工程学院
28基于感官仪器的食品感官分析实验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韩金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9《新时代女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创新理念、方法与实践》陈央人文学院
30融合项目式教学的《AutoCAD 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贾东旭生物工程学院
31面向技术师范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改革研究——以《机械设计》为例徐巧宁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32基于AIGC技术应用的品牌形象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刘懿设计与建筑学院
33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邱乐泉生物工程学院
3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教学设计研究徐敏强理学院
35数学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朱珈楠理学院
36利用学科竞赛促进物理专业基础课之间的教学协作吕斌理学院
37动态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徐瑀婧管理学院
38环境专业核心课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探索与实践——以《环境监测》为例董飞龙环境学院
39OBE理念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数字化智能管理模式研究与构建张亮管理学院
40基于游戏化学习理念的《市场营销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探索胡林枫管理学院
41面向“双碳”目标的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张士汉环境学院
42研讨式案例教学在《城市管理学》中的运用与深化蒋惠琴公共管理学院
4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分子化学》教学与实践何荟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4卓越教师培养的《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李久胜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45多措并举提升学院基层教学管理水平探索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孟凡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6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食品专业毕业设计全过程渐进式教学改革探索步婷婷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7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基础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袁林江之江学院
48土木工程留学生《基础工程》教学模式新探索沈梦芬土木工程学院
49基于“岗课赛证”育人体系构建新型“训考习”人才培养模式孔德彭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50基于知识谱图构建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群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孙林经济学院
51“以学生为主体”理念下普通高校网球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张小明之江学院
52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文学写作教学探索与实践李娟之江学院
53知识图谱技术在药品质量管理工程教学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估陶益药学院
54数字赋能公共管理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路径研究刘柯公共管理学院
55设计美学视域下色彩课程中综合材料的实践与应用陈丹设计与建筑学院
56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探索邹金特环境学院
57生物资源野外实习与劳动实践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朱廷恒生物工程学院
58基于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黄焱设计与建筑学院
59环境工程专业设计课程行业精英共授共建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环境工程课程设计II》为例汪达环境学院
60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行为与实验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管丽君经济学院
61新工科背景下融入OBE理念的教考分离实践--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为例胡沔环境学院
62打造探究式专业实验课堂—《激光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邓爱华理学院
63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工业 设计CMF实践教学改革朱昱宁设计与建筑学院
64基于OBE理念的《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许周速理学院
65浙江工业大学本科生课外时间分配现状与优化研究李帮彬公共管理学院
66基于GMP实训平台的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钟成刚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67《空间解析几何》的承上启下作用在课堂中的探究顾娟如理学院
6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陈华波马克思主义学院
69高分子材料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况太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0面向个性化学习的创新实验自主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陈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1赛事与课程深度融合互动的双创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李清水创业学院
72“内容语言融合”(CLIL)理念下的日语口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珍外国语学院
73“双碳”目标下《分离工程》项目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赵德明化学工程学院
74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律逻辑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陈一琳法学院
75《社会调查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陈忱公共管理学院
76基于过程模拟和仿真设计的《环境工程课程设计I》改革实践赵景开环境学院
77“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2E-3I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叶志平环境学院
78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王侃鸣环境学院
79基于项目制教学生态建设的书籍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方宏章设计与建筑学院
80金融学专业虚实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杨冬宁经济学院
81月亮总是国外圆? ---基于国产单片机的《单片机原理与实践》课程改革郭方洪信息工程学院
82基于虚拟测量仪器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周文委信息工程学院
83基于“行业精英进校园”的《智能制造》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吴光华机械工程学院
84《生物分离工程》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陆跃乐生物工程学院
85基于产品创新设计与制造在发酵工艺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朱林江生物工程学院
86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章玉容土木工程学院